杨翠娥
一、人物简介
杨翠娥,1968年,土家族,湖南凤凰人。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,获教育学学士学位,2012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。现为太阳集团3143教授、教育学学科带头人、教务科研处副主任。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、教师教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先后主持各类课题7项,参与课题研究多项;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出版专著1部,参编教材1本。主要作品有《走向生命关怀的教师专业发展》、《论教育的哲学基础》和《生命道德: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要维度》等。
二、讲授课程
《教育学》《班级管理》《教师口语》《心理学》等课程。
三、奖项及科研成果
1. 获奖
2016年9月被评为“湘西自治州优秀教师”。
2. 专著、教材
《走向生命关怀的教师专业发展》,北京:知识产权出版社,2015年12月。(独著,29.6万字,2017年通过了湖南省社科成果鉴定,等级为“省内先进”,证书编号:湘鉴办字2017A054。)
参编邓栩主编的《小学课堂管理》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5年2月。
3. 论文
《论教育的哲学基础》,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》,2011年第5期,独著;
《生命道德: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要维度》,《教育学术月刊》,2011年第1期,独著;
《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原因探析》,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》,2008年第1期,一作;
《自我效能感:教师成长力的内在动因》,《教育探索》,2011年第8期,独著;
《论教师的道德智慧》,《教育探索》,2009年第9期,独著;
《师范毕业生向教师转变的适应性问题及对策》,《教育探索》,2013年第11期,独著;
《论教师职业倦怠》,《教育探索》,2004年第9期,一作;
《论教师生命意义的追寻》,《当代教师教育》,2010年第2期,独著;
《对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》,《民族论坛》,2009年第5期,一作;
《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》,《怀化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12期,一作;
《从师范生向教师转变的适应性研究》,《当代教师教育》,2012年第4期,一作;
《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》,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9年第1期,一作;
《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》,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5期,一作;
《从师范生向教师转变的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》,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3年第10期,独著。
4. 课题
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一般项目“民族地区师范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适应性研究”;
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“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预警机制研究”;
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一般资助课题“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相对剥夺感研究”;
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“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”;
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“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设研究”;
主持湘西州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委托课题“农村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培养素质调查及保障机制研究:
主持吉首大学校级教改一般项目“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体系研究”;
参与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荣达教育资助基金项目“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类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:以吉首大学师范教育类为例”;
参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项目“卓越科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”;
参与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“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策略研究”。